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中国记忆>正文

经历两次“长征”,两次主政新疆的开国中将王恩茂

2020-04-14 16:25 来源:《祖国》杂志

    “我热爱新疆,热爱新疆各族人民,我要一直守在那里。”2001年4月12日,88岁的开国中将王恩茂溘然长逝。家人遵照他的遗愿,把他的骨灰安葬在了天山脚下。

经历两次“长征”,两次主政新疆的开国中将王恩茂

开国中将王恩茂

    王恩茂,江西永新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军队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一生经历“两次长征”

    1913年5月19日,王恩茂出生于江西省永新县禾川镇北门村。15岁独自一人上井冈山参加红军,根据毛泽东“大力经营永新”的指示,1928年6月底,王恩茂随红4军攻打永新,参加了创建以永新为中心的湘赣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30年5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2年初任永新县苏维埃政府文化部长,同年4月任中共永新县委秘书长。1933年,王恩茂担任中共湘赣省委书记任弼时同志的秘书。1934年,他随中国工农红军红六军团从湘赣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并担任红六军团政治部秘书长等职。

    长征后期,红军进入雪山林立、气候多变的藏坝地区,恶劣的环境让王恩茂和战友们在体力上遭到极大的削弱,很多战友就此牺牲。在经过甘谷礼辛镇,王恩茂的马和马夫都被敌人飞机炸死,红六军团政委王震知道他此时身患重病,就想办法给他弄来一头骡子和一个马夫,让他得以走完长征最后一程。

    多年后,王恩茂将军还时常提起此事,当年要不是王震同志的帮助,他可能早就去见那些牺牲的战友了。

    王恩茂将军在长征中九死一生,但少有人知的是,他还经历了“第二次长征”。

    1939年4月,三五九旅旅长王震派旅副政委王恩茂专程到延安,向毛泽东汇报该旅在晋西北和雁北的抗战情况。不久,三五九旅奉命西渡黄河,执行保卫陕甘宁的任务。1941年3月12日,王震、王恩茂带领三五九旅进驻南泥湾开展大生产。时王震兼任延安军分区、卫戍区司令员,南泥湾的日常工作多由王恩茂和副旅长苏进主持。

经历两次“长征”,两次主政新疆的开国中将王恩茂

王恩茂(右三)与王震(右四)在南泥湾。

    1944年11月,以三五九旅主力组成的“南下支队”,在司令员王震、副政委王恩茂带领下,从延安出发,与新四军五师会师后,渡过长江南下,来到广东五岭山区时,没想到会赶上日本投降。时局转变,南下支队不得已北上,经过敌人重重阻挠终于渡过长江与新四军五师重新会师,当远道而归的南下支队回到延安,受到热烈欢迎,主席称其为“我党历史上的第二次长征”。

经历两次“长征”,两次主政新疆的开国中将王恩茂

1944年冬,王恩茂(前排左起)与王首道、王震率八路军南下支队通过黄河便桥。

治疆戍边二十年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王震将军调任铁道兵司令员,走之前他将主政新疆的重任交给王恩茂。王恩茂打仗厉害,搞经济建设也非同一般。

    初到新疆,遇到的最急迫的问题就是粮食紧缺。王恩茂要求驻疆部队“一律参加劳动生产,不得有任何人站在劳动生产之外”。要发扬南泥湾光荣传统,用坎土曼(新疆农具)砸碎别人的预言!

经历两次“长征”,两次主政新疆的开国中将王恩茂

王恩茂同志在昌吉扶犁耕田

    在广袤的新疆荒原上,10多万解放军扛着坎土曼上了新的战场,开始了三年大生产运动。王恩茂既是指挥者,也是拓荒者,他与战士们一同挥起坎土曼开荒种地。不仅满足了部队需要,而且缓解了新疆各族人民的粮荒。

在屯垦部队的基础上,中央决定成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王恩茂任兵团第一政委、党委书记。他领导兵团战士一手拿枪,一手拿坎土曼,艰苦创业,共开垦荒地1200万亩,人口发展到148万,把千古荒原变成了塞外江南,工农业生产总值占全疆的四分之一以上,成为新疆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防巩固的重要力量。

    新疆位于西北边陲,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虽然经济不是很发达,但是矿产丰富,战略意义更为重要,而且这里的民族众多,对于各民族的团结也意义非凡。

经历两次“长征”,两次主政新疆的开国中将王恩茂

王恩茂同志看望和田维吾尔族农民库尔班·吐鲁木(左一)及其家人

    1952年7月,王恩茂担任中共中央新疆分局第一书记、新疆军区代政委,后又任新疆党委第一书记、新疆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全面主政新疆。1955年10月1日,经中央批准,成立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帮助各少数民族实现了自己当家做主、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历史愿望。这是党的民族政策在新疆的成功实践,也是王恩茂同志主政新疆的硕果。

毛主席说:王恩茂打不倒

    1967年初,全国上下正在刮起一场夺权风暴。大批跟随毛主席南征北战的老革命、老干部,忽然间都成了这场“革命”的对象,时任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第一书记的王恩茂,毫无例外地处在这场风暴的中心,被新疆的造反派视为“走资本主义的当权派”,面临被打倒的风口浪尖上。

    在关键时刻,毛主席指示要各省区市、各大军区一把手,到京集中参加学习班,“提高对文化大革命的认识”。后来才知道,这是毛主席为保护身处一线的“国家栋梁”免受群众冲击而采取的紧急措施。

    一天下午,毛主席要来看望大家。提前半个多小时,大家就被召集在宾馆前厅大堂等候。大厅里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和“毛主席万岁”的口号声。此时此刻,别看这些都是身经百战的“高官”,个个却像受了委屈的孩子似的,等着要向母亲哭诉。

    毛主席看到身材高大的王恩茂,特别显眼。于是,一边和他握手,一边随口问:“听说新疆造反派要打倒你,怎么样,能打倒吗?”

    王恩茂不知该怎么回答,唐突回了一句:“这就看毛主席您的态度了”。

    毛主席边走边笑着说:“我看打不倒!”离开几步,突然回头又叮了一句“王恩茂打不倒”。

经历两次“长征”,两次主政新疆的开国中将王恩茂

1968年,毛泽东在北京接见大军区领导时与新疆军区的郭鹏将军、王恩茂将军、赛福鼎将军合影。

    但这之后,全国的形势并没有像他老人家预料得那样,很快平静下来。在“四人帮”的鼓噪下,无政府主义弥漫全国。在“左”倾势力的干扰下,王恩茂还是被打倒了,受到轮番批斗。王恩茂不但被打倒,而且由省委第一书记、开国中将,被贬到安徽芜湖地区当了个副专员。1969年,他被迫离开工作了20年的新疆。

王恩茂的新疆情

    1975年10月19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40周年。王恩茂参加过长征,就写一信给毛泽东。信的主要内容:一是检讨错误;二是讲在芜湖三年多的简要情况;三是讲当时的国际形势还有爆发战争的危险;四是讲长期跟着毛泽东干革命,在军队工作,打过仗,有军队工作经验,身体还好,一旦发生战争,还可以上前线,请主席批准回部队工作。写了两页纸,贴了8分钱邮票,一封普通的信寄中共中央毛泽东亲启,后面写王恩茂寄自芜湖。王恩茂没有想到毛泽东在收到这封信后,马上批给聂荣臻,就近分配他到南京军区工作。

    1981年底,邓小平亲自点将,调王恩茂回新疆,任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乌鲁木齐军区第一政委。

经历两次“长征”,两次主政新疆的开国中将王恩茂

1988年,邓小平会见王恩茂。

    他从1952年起,一直担任新疆党组织的最高领导职务,经历了新疆的民主改革、自治区成立、社会主义改造、发展各项建设事业等各个历史阶段。

    进疆之初,新疆没有一条柏油公路,不产一吨钢铁,没有一支现代纱锭,到处是经不起风雨的土坯房。进疆部队从甘肃酒泉出发,到达新疆重镇喀什,穿天山,走戈壁,在破烂不堪的土石路上徒步行军,整整走了三个月。30多年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新疆已变成各项建设事业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新疆了。

经历两次“长征”,两次主政新疆的开国中将王恩茂

1989年8月22日,王恩茂考察克拉玛依,来到油建公司退休站看望退休老工人。

    新疆乌鲁木齐市九龙生态园内坐落着王恩茂将军的雕像,雕像栩栩如生地再现了王恩茂将军与库尔班大叔亲切交谈的场景,雕像上刻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的话语。深切表达了王恩茂同志对勤劳智慧的新疆各族人民亲同手足,血肉相连的深厚感情。

上一篇 下一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