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中金资源公司全面落实“六稳”“六保”要求,以稳为前提,以保为基础,化被动为主动,加快推进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全面恢复经济社会正常运转。今年前五个月,中金资源绵阳生产基地实现了销售额81亿元,实现经济逐步向好。
在位于游仙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中国金属资源利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金资源)旗下铜鑫铜业铜产业加工车间内,上百名工人戴着口罩,在生产线上严格按照加工流程进行生产,各种制成品电线、电缆、铜配件有序堆放。“我们运用了很多自主专利技术,取得了不错的运用效果。”铜鑫铜业总经理罗佳介绍,以该公司取得的四川省重点发明专利---快速氧化除杂技术为例,该技术不仅能快速将再生铜里面的有害杂质去除,还能降低能耗、提升产品质量,实现环保生产绿色生产的效果。以公司产能规模计算,与原生铜相比,每年节约用水1.58 万立方米、减少 1520 吨固体废物排放。截止目前,中金资源游仙基地建有省级技术中心、劳模创新工作室,拥有专利技术49项、关键核心技术9项,4项获省级科技成果认证,科技成果转化率达70%以上。目前,公司正在“铌材料在再生铜生产领域研究与应用”“物理场再生铜强化熔炼技术研究与应用”等技术领域展开科研攻关。
车间生产的铜杆产品主要供应给电线电缆加工企业。“我们现在赶制的订单量比较大,主要是重庆三峡的订单,目前没有发的订单还有300多吨”“我们这个炉子单条生产线每天产能是130吨,满负荷双向生产一天可以产出270吨合格铜杆。”正在忙碌的铜鑫铜业生产部部长张代强介绍。“虽然今年年初受疫情影响,但公司复工复产以来,游仙区按照‘六稳’‘六保’要求,落实帮扶政策,顺利帮助企业投入生产,截止目前,公司没有1人因企业原因离职,虽然1-4月份受疫情影响公司产能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0%,但从5月份开始产能稳步回升,已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中金资源行政副总监陈永旭介绍到。“下一步,中金资源将在全国建设50个仓储物流、加工、货物交割基地,达到废旧铜标准化加工100万吨、深加工超过30万吨的生产能力,成为产业布局合理、工艺技术领先、产业链条完整的有色金属加工、再制造商。”公司董事局主席俞建秋表示。
据悉,中金资源在全国布局了6个生产基地,四川绵阳游仙基地是公司最大的生产基地,同时也是该公司的国内运营总部。旗下全资控股绵阳铜鑫铜业、保和泰越等10余家公司,拥有年熔融加工废旧铜88万吨和铜深加工8万吨的能力,形成了以废旧铜加工为主的从资源回收到加工、再到制造的完整产业链。2012年入驻绵阳以来,公司累计实现销售1035亿元,完成税收38.62亿元,2019年实现销售288亿,上交税收6.74亿元。(文/图 刘仁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