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祖国时政 >党政建设>正文

建好培训阵地 育好骨干队伍——加强党员教育培训阵地建设的研究思考

2023-02-20 17:06 来源:《祖国》杂志

加强党员教育培训阵地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升党员政治素质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各地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员教育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和《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要求,加大投入、精细管理、科学利用,党员教育阵地的“建管用”水准得到进一步提升。如何进一步建好、管好、用好党员教育阵地,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大规模培训党员和大幅度提高党员素质的时代需求,是我们需要研究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

加强党员教育培训阵地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党员教育培训阵地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保障。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思想建党,我们党在条件极为艰苦、资源极为匮乏的情况下,仍然十分重视教育培训工作,《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中就提出“一切产业部门都要成立工人学校”,随后创办的讲习所、工农红军大学、中央党校、抗大、陕北公学等,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培养了大批领导干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步恢复和新建了各级党校、筹建了国家行政学院,开展了大规模、多层次、多渠道、正规化、常态化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重要保证。历史证明,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前提和基础,加强党员教育阵地建设,为“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提供理论研究和思想传播的平台,帮助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加强党员教育培训阵地建设是提升党员政治素质的现实需要。全面从严治党,首要的、最重要的就是从严格党员教育培训入手,切实解决好党员的理想信念问题,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党员教育培训阵地是培训轮训党员的“红色殿堂”,承担着为广大党员强化理论武装、增强理想信念的重要任务,肩负着加强党性教育、传承优良传统的重要使命。当前,我们党正带领全国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对领导干部能力、党员队伍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些党员干部的能力短板、知识空白和经验盲区亟需补齐补强。毛主席指出,“我们要建设大党,我们非要学习不可”,通过构建覆盖完善、组织完备的培训阵地架构体系,对各领域、各行业党员进行全员轮训、正规培训,让广大党员能够有场所“补钙”“加油”“充电”,强化理论武装、增强党性修养,是大抓基层、固本强基的务实之策,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党员政治素质的必要路径。

(三)加强党员教育培训阵地建设是完善基础保障体系的基本要件。抓好党员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工作,是一项最具有经济社会效益的生产性投入,加强党员教育培训阵地等基础性建设,是持续推进党员教育工作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按照新形势下大规模培训党员和大幅度提高党员素质的工作要求,原来“一桌一椅办党校”的状况,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需要,不能更好地吸引党员主动接受教育,必须优化培训环境、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档次、提升办学能力,充分发挥党员教育的主课堂、主阵地作用,使广大党员主动接受教育熏陶和理论武装,从而促进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通过加强阵地建设,改善和更新教学硬件设备,优选和打造配套的教学实践基地,丰富和完善现代化培训手段,加强和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完善功能、提升水平、强化管理、发挥作用,真正把党员教育培训阵地建设成为研究、学习、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综合平台,使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组织力在教育培训党员中得到增强。

加强党员教育培训阵地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重视投入、完善功能,建设水准得到进一步提升。各地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以完善阵地功能、提高培训质量为目标,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量力而行、尽力而为、适度超前、优化提升,进一步提高党员教育基地建设水平,有效保证了基层党员接受“普惠制”教育的质量。

(二)健全制度、强化管理,运行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各地从推动培训阵地的内涵发展和标准提升入手,根据《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相关规定,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优化完善运行机制,进一步提高了培训阵地建设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三)研学结合、注重实效,阵地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各地立足当地实际、挖掘资源潜力、发挥独特优势、积极主动作为,在培训阵地的综合利用、一地多用、共享共用上下功夫,在资源整合、品牌创建、内引外联、培训组织上动脑筋,为广大党员开展学习培训提供便利条件,努力提高培训阵地的利用效率,党员教育培训阵地理论研究、思想武装、提高素质、锤炼党性的“熔炉”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当前党员教育培训阵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地区之间不平衡。受上级组织重视程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影响,有些地区阵地类别单一、简陋偏远、配套不全、管理粗放、利用率不高,而有些地区阵地建设则体系健全、建筑现代、功能齐备、制度完善、作用发挥好,地区之间阵地建设不同程度地存在“区域分化”“贫富分化”现象。

(二)配套功能不完善。阵地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从抽象层面看,包括理论研究、思想传播、学习培训、文化育人等功能,从具体层面看,包括学习讨论室、图书资料室、文体活动室和办公、住宿、就餐等用房,个别培训阵地教室面积大、吃住容量小,教学功能全、配套设施差,建设不够系统。

(三)育人氛围不浓厚。部分阵地硬件建设速度快、高大新,而软件建设则重视差、无内涵,出现了资金投入多研究思考少、设备配置多文化建设少的现象,党味不浓、布局不好,缺少必要的名人挂像、名言警句、校风校训、成果展示,文化底蕴不深、育人氛围不浓,以文化人的作用没有充分体现。

(四)办学特色不鲜明。培训基地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缺失,内在思想力、发展力、创造力不强,追求“高大全”、盲目“跟市场”、课程“标准化”、模式“趋同化”,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培训宗旨、学习目标不明确,同质竞争、缺少差异,没有打造出个性的、独有的品牌特色。

(五)运行管理不规范。部分培训阵地对怎么建、怎么管、怎么用缺少系统科学的研究思考,缺少必要的人力、财力保障,“门常锁着、楼常空着”,在阵地管护、设施维护、课程设计、教学运行、质量提升、学员管理等方面机制建设不充分、制度上墙不落地,“重建轻管少用”现象存在。

(六)统筹布局不到位。从当前的培训阵地布局来看,经济发达地区、红色资源富集地区的培训基地多,而乡村层面、偏远地区培训阵地少,缺少家门口的、去得上的“党校”,缺少形式多样、实际实用的培训阵地,对普通党员的培训不能实现全覆盖,大多数农村党员一辈子没接受过正规化“党校”教育。

加强党员教育培训阵地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精准把握定位,突出培训阵地的政治功能。认真贯彻落实党员教育培训阵地“姓党”的根本原则,努力找准培训阵地的目标定位,充分发挥培训阵地的政治功能。一是理论研究的重要平台。毛主席指出,“普遍地深入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任务,对于我们,是一个亟待解决并须着重地致力才能解决的大问题”。若欲人信,必先自信;若欲化人,必先化己。党员教育培训阵地肩负着为党员干部“补钙壮骨”“立根固本”的重要任务,必须牢牢把握理论研究的功能定位,充分发挥优势,通过开展课题研究、加强理论阐释、加快课程开发、推动教材编写,促进党建理论与基层实践、社会发展有机融合,为理论传播筑牢基础。二是思想传播的前沿阵地。要通过党员教育培训阵地,大张旗鼓、旗帜鲜明地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党中央重大工作部署,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宣传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宣传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宣传先进典型的善行义举和感人事迹,使党的理论形态与广大党员的探索实践交互促进,激发起全党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正能量。三是提升素质的红色课堂。要把党员教育培训阵地建成集学习交流、理论武装、思想升华、文化提升、情操垂陶于一体的宣传阵地,提供涵盖党性党史、党章党规、系列讲话、乡村振兴、乡村治理、创业科技等多方面的优质课程,积极探索覆盖广泛、门类迥异、形式活泼的培训模式,与广大党员面对面讲政策、说时事、话成就,最大限度发挥培训阵地教育人、感染人、塑造人的作用,充分满足广大党员经常性、个性化学习需求,有效扩大理论传播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二)整合资源力量,提高培训阵地的建设水准。党员培训阵地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遵循“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整合资源、共建共享,因地制宜、稳步推进,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把阵地建设与新时代党的建设要求统一起来,科学布局、系统推进。一是坚持规划先行。对培训阵地建设的总体情况进行认真细致地调查和核实,摸清场所现状、摸清党员需求、摸清资源项目,根据培训对象数量、区域空间规模、发展成长空间,强化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将阵地建设方案纳入本地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科学制定新建、改建和扩建计划,统筹规划,合理安排,综合考虑资金承受能力和功能需要,新建和修建相结合、改建和扩建相结合,分类分步建设到位。二是多方筹措资金。认真研究探索建设投入的有效机制,用系统思维来对待和解决阵地建设问题,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整合资源,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发挥各个方面的优势能动作用,形成党委牵头,组织宣传、住建规划、自然资源、财政文化等部门共同参与、齐抓共管、合力共建的工作格局。三是统一建设标准。按照“实际实用、功能完善、配套健全、特色明显”的原则,进一步提升阵地建设水准,确保功能齐备、要素齐全。有条件的地区,可参照“三个五”的标准组织实施,在硬件上,要有培训教室、有参观基地、有教学设备、有文体设施、有住宿餐厅;在软件上,要有统一标识、有管理制度、有学籍档案、有报刊书籍、有宣传展示;在保障上,要有政策支持、有培训规划、有远程网络、有必要经费、有人员配备。

(三)注重内涵发展,打造培训阵地的品牌实力。坚持文化办学、从严治学、特色立学,凝聚起培训阵地的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健康发展。一是浓厚育人氛围。文化是培训阵地的基因和灵魂,是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是品牌的第一要素。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立党史馆、荣誉室、文化墙、党建长廊、宣传栏,通过展示历次党代会、党章党史、党的历次主题教育、党纪党规、先进模范人物、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等内容,彰显红色元素,打造书香阵地,让广大学员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理想信念教育、党员党性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二是提升培训质量。科学制定《办学质量评估办法》,完善测评体系,定期对授课质量、教学效果进行测评,有计划、有重点地对学员知识应用转化情况进行跟踪回访,建立以学员评价、教学督导评价和班主任评价“三位一体”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同时,严格执行中组部《关于在干部教育培训中进一步加强学员管理的规定》,从严管理、从严要求,把学员学习、考勤、纪律、成绩等表现情况以学分制办法进行考核,向所在单位反馈,并与个人的年度考核、述职评议、评先评优、选拔使用直接挂钩,将严格治学落到实处。三是打造品牌特色。办学特色只有上升到“文化”的高度,才能显现出它独树一帜、卓尔不凡的魅力。外在上,要以合理化、特色化、专属化的总体设计,通过差异化设置图书阅读角、党员驿站、照片墙、书信墙、健身室,保障文体活动功能,丰富学员文化生活。内在上,在立足理论教育、党性教育的前提下,要结合当地实际和培训对象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在红色教育、法律知识、种植养殖、家政服务、创业就业、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方面寻求突破,形成阵地独有的品牌和优势。

(四)强化制度建设,健全培训阵地的管用机制。按照科学完善、完整配套、务实管用的原则,建立健全内容明确、简便易行、执行力强的阵地管理使用运营机制,为阵地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一是抓责任制落实。突出各级党委建阵地、管阵地、用阵地的主体责任,把党员教育阵地建管用情况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作为年度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抓党建述职评议的主要内容,督促各级党委和党委书记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及时研究解决阵地建设的实际问题,坚持因地因需,科学确定场所、明确建设标准、配套教学设备、做好人员配备、保障运营经费。二是抓精细化管理。建立健全培训阵地议事决策、科研创新、教材开发、教学备课、学员管理、设备维护、后勤服务、档案建设等制度机制,着力消除制度建设中的“空白点”,使运行管理的各个方面都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同时,加大监督力度,完善制约机制,对制度执行落实的情况实行“一月一小结、半年一评定、年底总考核”,对落实不力、有令不行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进一步提升培训阵地精细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水平。三是抓经常性利用。有效整合阵地资源,跨地区、跨行业、跨领域建立培训阵地信息库,积极探索培训阵地“一方所有、内引外联、多方共享、综合利用”的办学使用模式。区域内,合理统筹培训资源,严格落实培训任务,确保党员“应学尽学”“应训尽训”,有效破解“党员没机会培训、阵地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区域外,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通过主动联系高校将培训阵地作为教学实践基地、积极吸引域外培训机构开展异地联合培训等办法,最大化提高培训阵地使用效益。

(五)统筹功能布局,建成培训阵地的科学体系。按照“分工明确、优势互补、布局合理、竞争有序”的要求,有效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域覆盖、全员轮训”的阵地体系。一方面,建好建强各级党校这个“主阵地”。充分发挥各级党校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深化党校教学改革,围绕解决党校事业发展和党校作用发挥的问题,进一步明确党校教学的首要任务、主业主课、实现路径等,以主阵地建设促进培训质量提升,不断优化各级党校基础功能及办学条件,确保各类教学场所的数量、种类、实际功能能够满足党员教育培训需求。在此基础上,按照“有利于关系理顺、有利于运行管理、有利于作用发挥”的原则,立足实际,创新体制,采取“建党校、设分校”的办法,推进省市县党校职能向基层延伸,从架构体系、人员配备、职责任务、运行管理等方面进行科学设计,在乡镇(街道)、市县机关、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科学规划和设置基层党校,把党校办到党员家门口。另一方面,用好用活多维发力、互为补充的“辅阵地”。按照“功能各异、特色鲜明、实用管用”总体思路,不断加强干部学院、培训中心、村政学院等专门培训机构的软硬件建设,为党员教育培训提供有力支撑,建设一批专业阵地。进一步延伸党员教育培训“触角”,用好用活各领域党群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站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党员中心户等资源,不断增加阵地数量、提升阵地质量,开展好党员日常教育培训,建设一批微型阵地。用党性教育这根主线,把革命遗址遗迹、纪念馆、博物馆、展览馆、政治生活馆、党史馆等分散的红色资源串起来,打造“红色路线”,传承红色基因,建设一批体验阵地。按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学与实践相结合、针对性与时效性相结合”的总体思路,依托工业企业、农牧业龙头企业、示范园区、产业基地、众创空间、科技展馆等,建设一批实践阵地。利用手机、互联网技术,开发创建“网上课堂”“空中课堂”“微党课”“微课公众号”“网络学院”“网络视频”等,运用广播、电视、远程教育、微博、微信等手段推送传播,建设一批网络阵地。针对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的山区、牧区、边境地区,组建“马背宣讲团”“巡回党校”“流动讲堂”“爱民固边直通车”等形式送教上门,打造一批流动阵地。

(作者简介:本文第一作者李文彬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组织二处二级调研员,内蒙古党建研究会副秘书长;第二作者刘慧梅系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基础教研部党支部书记)


(责任编辑:李欣欣)

上一篇 下一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