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中国记忆 >抚今追昔>正文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2025-07-30 14:23 来源:《祖国》杂志

明朝抗倭名将、民族英雄戚继光有一著名的诗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说得非常好。当兵打仗不是为了当官封侯,而是为了海上的倭患早日平息,人民和国家得以安宁。

 

无独有偶,汉朝将霍去病也有一句名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当时霍去病抗击匈奴得胜归来,汉武帝为他建造了“豪宅”以表彰他“封狼居胥”“饮马翰海”显赫战功,但霍去病却坚辞不受,留下了这气壮山河的千古名句。

戚继光、霍去病都表现了胸怀天下,以国事为重,公而忘私的高贵品格。

现在有个词非常时髦,叫:“何以中国”。中国是大一统的国家,有不间断的文明和悠久历史,生生不息,长盛不衰。为什么呢?这有民族的文化的等诸多原因,但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有千千万万的顶天立地的民族英雄。这些民族英雄以身许国,天下为公,把民族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为了民族的进步和发展,置个人生死于度外,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感天动地,可歌可泣!从屈原的“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岳飞的“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谭嗣同的“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可以说前赴后继、代不乏人。正如鲁迅所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初心使命,担负起民族解放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许多舍小家为大家、高风亮节的爱国志士,他们的英雄事迹让人感动不已。共和国开国第一大将粟裕善于指挥打仗,不仅是与彭德怀、刘伯承和徐向前等元帅齐名的野战军统帅,在解放战争中指挥数十万华东野战军南征北战,为开国建立了卓越功勋,被毛泽东夸奖为“最会打仗的”人;还是一个谦虚低调淡薄名利、品德高尚的杰出共产党人。战争年代,他曾经两次让出野战军司令员一职,甘居副司令员的职位,但他让出了职位,并没有让出责任,而是以副手的身份实际指挥野战军作战,责任归于自己,功名让给他人。建国后1955年授衔,他又再次深明大义,辞让元帅军衔,令毛泽东和周恩来等领导人交口赞誉。张闻天称赞他:“粟裕同志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开国上将赵尔陆,战功卓著。但他被授衔后却拒穿将服。他的女儿赵珊珊问他:“爸爸,将军服很神气,你为什么不穿?”他却说:“和我一起闹革命的人死的太多了,他们哪一个都比我强,我算老几?”

粟裕和赵尔陆是共产党人的典范。他们的卓异功勋与谦逊品格,引得无数后人追慕、敬仰。

朝鲜战场上,柴云振奋勇作战,手指被敌人咬断。战后,志愿军总部给他记特等功,并授予“一级英雄”称号。庆功会上,奖章和证书却无人认领,他被误以为“牺牲”了。1985年,人们最终找到了正在田间务农的柴云振,面对迟来的荣耀,老人心静如水。三十多年里,柴云振默默地为党和人民辛勤工作,无私奉献,从未吐露自己的功绩,谁也不知道他是一位大英雄。

 

抗战老兵张富清,身先士卒夺碉堡,隐姓埋名几十年。他没有夸耀自己当时的功劳,也没有用这些功劳向组织伸手。转业时,张富清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奔赴湖北最偏远的来凤县。扎根山区的60多年里,他刻意尘封功绩,闭口不提战功,以至连儿女都不知情。2018年底,在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中,张富清的感人事迹被发现,这段英雄往事才重现在人们面前。他说:“我是一名党员,党需要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战场上死都不怕,苦点怕什么?”“和我并肩作战的战友,有好多都牺牲了。他们才是英雄,他们才是功臣!我有啥好显摆的”。

柴云振、张富清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在部队,保家卫国;到地方,为民造福。他们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用一生的坚守诠释了何为不汲汲于名利,不戚戚于平淡

 

中国是我们所有炎黄子孙的家,是我们所有中华儿女的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没有国就没有我们的家。为了祖国母亲的安宁,为了天下的太平,每个中国人都有责任有义务去保家卫国,御敌于外。明朝顾炎武就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唱起《义勇军进行曲》《太行山上》《松花江上》《保卫黄河》《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等爱国歌曲,激励全国人民团结一心,齐力抗战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女排获得冠军后,中华大地响起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诚如是,全国人民都以国家利益为重,舍小家卫大家,万众一心,齐心协力,就会形成不可战胜的强大力量,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最深沉的情感是爱国,最伟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让我们万众一心、同心同德,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勇前进,在接续奋斗中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灿烂的明天。(本文作者郭志刚周口市财政局原局长、现二级巡视员)


责任编辑:李欣欣


上一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