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聚焦地方>正文

跨国之旅中的暖心守护:哈铁乘警的温情篇章

2025-08-27 08:49 来源:《祖国》杂志

       在全球化交流日益紧密的今天,跨国旅行与文化交流活动愈发频繁,一趟趟列车成为连接不同国度、不同文化的流动纽带。近日,哈尔滨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收到的一封双语感谢信,背后承载着一段发生在K1010次列车上温暖人心的故事,展现出中国铁路乘警的专业素养与国际胸怀 。
 
       故事发生在几天前,K1010次列车从北安站缓缓发车,开启了一段常规却又充满意外温暖的旅程。乘警常立国、徐志强像往常一样,在车厢内开展巡视工作,敏锐的他们很快发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58名金发碧眼的俄籍旅客,他们是来华开展研学旅行的学生和老师。经了解得知,这是他们首次踏上中国的土地,对一切都充满好奇,但同时也带着初来乍到的陌生与不安。更棘手的是,由于票源紧张,这些外籍旅客被分散在不同车厢,彼此之间难以互相照应,对于一场集体研学旅行来说,沟通和管理上都存在诸多不便。
 
        面对这一情况,常立国和徐志强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决定主动协调换铺,帮助这个研学团集中到同一车厢。这看似简单的决定,背后却是一系列繁琐的沟通与协调工作。他们穿梭在各个车厢之间,耐心地向其他旅客解释情况,寻求理解与支持。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乘警们借助简单的翻译工具、丰富的肢体语言以及真诚的笑容,让旅客们明白事情的缘由。幸运的是,中国旅客们纷纷展现出理解与包容,爽快地同意了换铺请求。经过一番努力,58名俄籍旅客终于集中到了一起,研学团的带队老师和同学们都露出了安心的笑容。
 
       为了确保这个特殊车厢的安全与秩序,常立国和徐志强划定了重点区域,加强巡逻力度。他们增加巡逻频次,密切关注车厢内的动态,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在巡逻过程中,乘警们还同步开展安全教育工作,考虑到俄罗斯旅客对中国列车的安全规范和应急处理方式不太了解,他们通过生动形象的演示和简单易懂的语言,向旅客们介绍列车上的安全设施使用方法,如紧急制动按钮、灭火器的位置与使用等,以及遇到突发情况时的应对措施 。
 
        不仅如此,乘警们还利用休息时间,与研学团的师生们交流互动,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当得知部分同学对中国铁路文化感兴趣时,常立国和徐志强便充当起“文化讲解员”,向他们介绍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不同类型列车的特点,以及中国铁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交流过程中,语言的障碍被热情与耐心所打破,欢声笑语回荡在车厢内。
 
       乘警们的细致工作和贴心服务,不仅保障了列车的治安,也让异国旅客在陌生的环境中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同车的中国旅客目睹这一切,也纷纷对乘警的行为点赞,他们表示:“看到乘警这么用心地照顾外国友人,让我们也觉得很骄傲,这就是中国铁路的担当,展现了大国风范!” 而俄籍旅客们虽然语言表达有限,但他们通过竖起的大拇指、真诚的笑容以及热情的拥抱,表达着内心的感激之情。
 
        最终,这趟列车在乘警们的守护下,安全抵达目的地。这段旅程对于58名俄籍旅客来说,不仅是一次研学之行,更是一次充满温暖与感动的难忘经历。回到俄罗斯后,研学团特意寄来了一封饱含深情的双语感谢信,信中用质朴而真挚的语言,表达了对常立国、徐志强两位乘警的感激与敬意,称赞他们的服务让自己深刻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友好与热情,也让他们对中国留下了无比美好的第一印象 。

 


         这封感谢信,是对常立国、徐志强工作的高度认可,更是哈尔滨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在每一趟列车上,在每一次平凡的执勤任务中,哈铁乘警们始终秉持着“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用专业、责任与爱心,守护着每一位旅客的出行安全,传递着中国铁路的温暖与力量,在跨国文化交流的舞台上,展现着中国警察的良好形象,为构建更加和谐友好的国际交流环境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


(责任编辑:张宇  王猛)

上一篇 下一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