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中国记忆 >名门之后>正文

陈小鲁的故事

2018-09-12 14:53 来源:《祖国》

陈小鲁,陈毅元帅之子。他的人生,折射着共和国的历史。他没有躺在父亲的名望里悠闲生活,而是用自己的信念走着人生之路。



儿时的记忆

陈小鲁出生于19467月,小名叫“小羊”。当时正是解放战争开始的风雨骤变的时候,陈毅忙于指挥作战,顾不上给这个儿子起名字。陈毅的妻子张茜由于身体虚弱没有奶水,就养了一头母羊,用羊奶喂小儿子。于是,两个哥哥昊苏和丹淮便称三弟为“小羊”。后来,“小羊”要上幼儿园了,昊苏和丹淮拿着纸、笔跑到陈毅的办公室,让父亲给三弟起个名字,就说:“你们一个出生在苏北,一个出生在淮南,所以叫昊苏、丹淮。小羊出生在山东,孔子登东山而小鲁,就叫小鲁吧!”从此,“小羊”就有了大名——陈小鲁。

“也许是小儿子的原因,我很受父母的宠爱,也更任性。4岁时,家里送我进上海最好的幼儿园,我硬是绝食三天,滴水不进,逼着幼儿园把我‘开除’。平时我很懒,经常睡到中午还不起床。我的任性超过了父亲的容忍限度,他发作了,一天中午,父亲刚下班回来,听说我还没起床,顿时暴怒。他吼着:“‘养这样的儿子有什么用!’几步冲上楼,一把将我从床上抓起来,要从楼梯口仍下去,幸亏被警卫员叔叔拼命拦住了。这位叔叔后来说:‘从来没见过陈总发这么大的脾气,可真把我给吓坏了。’这一下子就把我任性胡闹的毛病治住了。从此,我逐渐养成了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

尽管陈毅对子女的要求很严格,但是,这个家庭留给子女的印象却并非传统的“严父慈母”,反而是“严母慈父”。陈小鲁说:“父亲发起火来很可怕。但平时却很有耐心。他骂我就那一次,后来从来没有骂过我。”

“我母亲的性子很急,常为我学习不用功而发火,父亲却经常从旁边劝解。有一年寒假,我跟着父母去广东潮汕地区。母亲让我写一篇谈参观感想的作文,可我却犯了牛劲儿,死活不肯写。母亲忍不住发起脾气来。父亲劝她说:‘慢慢讲,不要着急,他还是个孩子嘛。’母亲的气一下就转到父亲身上:‘都是你,平时宠他,现在一句话也不听了!’两个人为我吵了起来。父母的口角因我而起,也使我猛醒,他们是恨铁不成钢啊!那一夜,我通宵未眠,把作文写了出来。也许是发愤之作,总有些可观之处,父母看了相视而笑,昨日的芥蒂已在笑声中融化。”

1949年夏,陈毅一家和邓小平一家在上海


始终牢记父亲教诲

1955年,陈小鲁跟随全家到了北京,被送进寄宿制的育英学校读小学3年级,后来转到了走读的北京实验学校。身为元帅的父亲,不让子女对外讲自己的家世。陈毅常说:“一将功成万骨枯。我现在的地位,一个是党给的,一个是多少烈士的牺牲换来的,这个功劳不应记在我的账本上,更不应记在你们的账本上。你们不要有干部子弟的优越感,将来要靠自己的努力做人。”父亲给陈小鲁买了一张月票,每天自己乘公共汽车上学。学生时代的陈小鲁没戴过手表。他总是穿着两个哥哥穿剩的旧衣裳,直到成了高中生也是如此。

由于父亲工作很忙,父子经常“不照面”,所以他很少向父亲提什么份外的要求。然而,在一次“例外”当中,他却获得一份意想不到的惊喜,从而进一步感受到父亲的慈祥和挚爱。

“父亲曾对我说:‘比起其他同学来,你的生活条件好得多,学习要上进,生活上要自足。’记得我只要求父亲为我办过一件事情:我在北京四中上初中二年级时,老师让我请父亲为我校运动会题词。我想了多时,真不敢向父亲开口,在他的门口几次欲进又退。最后还是父亲看见了,叫我进门问清缘由。他格外和蔼地说:‘儿子的要求一定要办到。’第二天,他亲自把题词交给我,还说:‘不满意的话,还可以重写!’当时我高兴得真想跳起来啊!”

19638月,父亲利用难得的四天假期,在北戴河给昊苏、我和妹妹珊珊讲他的革命经历,边讲边细致地观察我们。当晚,他在日记里写道:‘昊苏很感兴趣,小羊面无表情,珊珊则不耐烦,大约是年龄尚小的缘故。’直至三年后,‘文革’来临,我才真正体会到父亲的良苦用心。可以告慰父亲的是,无论环境顺逆,我都牢记父亲的教诲,做到行止无愧!”


陈毅与张茜在五十年代初期的合影


两年花了16元

部队生活,对在城市长大、从校园里走出的陈小鲁,真正是个锻炼。这个部队农场是个水稻生产基地,方圆30里内没有人烟。这里的水,因为含有过多的碱,味道是苦涩的。平时连队最好的菜就是海蛎子炒鸡蛋。陈小鲁和战士吃一样的饭菜,一样出操、训练、下田、做班务,干得比一些老战士还努力。他常常累得晚上上床后,翻身都困难。

转眼陈小鲁来到部队已近两年。两年间他都被评为五好战士。可他仍然不在编制。部队既没有他的津贴费,也没有他的口粮。刚到时发的一套军装,早就穿破了。离家时他带了100元钱,两年来用了16元,花在买牙膏、肥皂上。连里把这种情况向团里做了反映,团政治部主任找陈小鲁专门谈了一次话:“这是我们工作做得不细,我们没想到这样的事情。所以我们决定从团里补助你200块钱。”还给陈小鲁发了一套新军装。197038日,陈小鲁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5月,被正式批准入伍。


六十年代陈毅的一家

周总理批示可提干

对父母的牵挂,对家的思念,时时搅痛着陈小鲁的心。两年多来,他只能从报纸上得到父亲的零星消息。而在北京,父母也在想念儿子。

1970年末,陈毅被查出患了直肠癌,做了手术,对儿子的思念就更强烈了。1971年春天,陈伯达倒台后,在一次批陈整风会上,带病出席的陈毅遇到了陈锡联。他对陈锡联说:“陈司令员,我的三儿子在你那个地方呢……”陈锡联立刻明白了老帅的心思,满面笑容地说:“是啊是啊,他表现很好,已经提干当指导员了。我马上让他回来!”

一个多月后,陈小鲁获准回京探亲,到中南海门口,他首先问警卫的是自己的家还在不在中南海。他走进中南海里那个熟悉的庭院,父母相互搀扶着走出屋门迎接他。手术后的父亲苍老了,瘦削了,却和久别的儿子开起了玩笑:“哎,指导员来喽!”陈小鲁一头雾水:“什么指导员?”“陈锡联司令员说你提指导员了。”“没有,我没提干。”他说着让父母看他穿的军装:“还是两个兜!”

大家都笑起来。笑着笑着,母亲搂着儿子大哭起来。历尽沧桑的元帅父亲,也是老泪纵横。周总理和夫人邓颖超把陈小鲁请到了自己家里。周总理对他说:“你很守纪律,很讲信用,三年没给家里写信,不容易啊。部队的同志对你反映很好,特别打了个报告给我,请示能否让你正式入伍、入党和提干。你为什么不能入党?为什么不能提干?我告诉他们,不论是谁,只要够标准,就可以。这样的事情还需要请示吗?”一股暖流涌上陈小鲁的心。


2007年12月,陈小鲁一行到广东省廉江市参观考察

1972年元月4日,陈小鲁再一次从部队回到北京,已是父亲弥留的时刻。张茜俯身在丈夫耳边一遍又一遍地呼唤,昏迷中的元帅终于看见了自己最小的儿子了,他的眼睛闪现出一丝奇异的光彩,嘴唇动了动,但到底没有说出话来。

1972年元月6日,陈毅元帅与世长辞。11日,毛泽东主席出席了他的追悼会。这一夜,陈小鲁和母亲、兄妹,都无法入眠。陈小鲁提笔写下了一首小诗:“五年忍听千夫啐,一死何须万人泪。且喜碧血润中华,磊落生平应无愧。”两年后,他和哥哥、妹妹,又失去了母亲。


做独立的自己

1975年,担任所在部队团政治处主任的陈小鲁从东北奉调回京,到总参谋部任职。陈小鲁的妻子是粟裕的女儿粟惠宁。谈起自己的婚姻,他认为没有什么可介意的,因为陈毅与粟裕在革命战争年代是患难与共的亲密战友和老搭档。陈毅和粟裕一同参加南昌起义、井冈山战争和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战争;红军主力长征后,两人又分别在江苏苏区和浙南坚持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两人同在新四军浴血奋战;解放战争中,陈、粟大军驰骋华东战场,屡建奇功。两个人的关系是“陈不离粟,粟不离陈。”


2008年2月,周总理侄儿周尔均(左)与陈毅儿子陈小鲁在周恩来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座谈会

正因为如此,两家的关系一直很近,孩子们经常在一个院子里面玩,加上陈小鲁与粟惠宁二哥粟寒生又同在北京四中念过书,是校友,因而他对粟家的感情就更不一般。

陈小鲁说:“记得是在19636月,两家对这个事情就有过说法,这是我母亲回忆起来的。当时两家在一起吃饭,我不在,惠宁在,父亲同我的岳父讲:‘你的女儿不错,以后多到我家来玩吧。’我岳父笑了。我岳母楚青说:‘那好,把你们家小鲁给我们吧,给我们做女婿好了。’大家都笑了。”

1981年,陈小鲁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英国大使馆副武官,1985年回国,先后任职于北京国际战略问题研究学会、原中共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究室,后来出任北京标准国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走自己的路,做事靠自己”。这是陈小鲁的人生哲学。无论身处何地、从事什么工作,他都始终不忘父亲的教诲,他曾经不止一次地被人问及几乎同样的问题:在你的事业生涯中,有没有感到父亲的显赫名声所带来的萌护?作为陈毅元帅的儿子,你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陈小鲁如实回答说:“做人靠能力,为人民服务要的是真才实学、多做好事,而不是父辈的名望。”他把自己一生归结为这样的一句话:“独立奋斗,做一个有用的人!”他说:“有人会因为我父亲的关系而关心我,也会因为这个关系对我比较信任,但是我从来没有想过去依靠关系。”正因为我和两个哥哥是陈毅的儿子,所以我们一直牢记父亲的教诲,不要躺在父母的功名和地位上过日子,不管做什么都要好好学习、自力更生,对得起党的培养,对得起老百姓。”

“我不是一个政治人物,但是我关心政治。为了搞好工作,我必须研究经济。我就是一个老百姓。”这是陈小鲁常说的一句话。生活中的他秉承了父亲的特性:爽朗易处,谦虚自抑,安逸于一种平民的生活,喜欢真诚地生活在百姓之中。早在学生时代,他就因为“穿得最破”而在同学当中闻名,凡是前来找他的人,都被告知“那个穿得最破的就是陈小鲁”。后来,他的衣着也很随意,用现在时髦的语言来形容,就是“很休闲”。他的人缘很好,经常和中学同学、部队战友以及生意上的朋友一起聚会,谈古论今,吟诗作赋。每当接到参加纪念活动的邀请,他都先让两个哥哥参加。如果哥哥没有空,他才和妻子一同前往。

2008年3月,开化举行新四军集结组编70周年活动,陈小鲁受到华埠镇干部群众热烈欢迎

陈毅是一个非常开朗的父亲,从不干预儿女的选择,充分相信儿女的自立能力,但是又绝不放纵他们。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陈小鲁和父亲如出一辙。陈小鲁的儿子曾在有名的北京八中读初中,高考时候却出人意料地报考了工艺美术学校,因为他喜欢画画,对美术比对数学有兴趣。陈小鲁说:“我们尊重他的选择,让他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退休以后的陈小鲁依然早睡早起,粟惠宁也从总装备部的工作岗位上退休回家,两个人都喜欢体育。平时,陈小鲁还打太极拳,而粟惠宁则更爱好游泳。(文珍)

 

(责任编辑:黄婷)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