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杂志/刘振伟 文/郭贝 柴舒婷 近年来,河南省内乡县人民法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强军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目标,立足审判职能,融入双拥工作大局,探索建立“军法同行”工作机制,以“一课堂引领、两中心服务、两法庭支撑、三联动保障”为核心,不断提升司法服务保障水平,做深做实做好新时代涉军维权工作,为巩固军政军民团结、促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
为扩大涉军维权工作影响力、营造尊崇军人的社会氛围,内乡法院以“一课堂”体系为抓手,将宣传教育融入常态化工作,从源头强化防控成效。精品课堂进军营。精准对接需求开展服务。通过定制发放 100 余份军人军属法律服务连心卡,动态掌握官兵在训练、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据此调整普法内容。定期组织法官进驻部队,提供法律讲座、法律咨询及诉讼风险分析等专业服务,助力提升官兵法律意识与维权能力。此外,借助 “国家宪法日”“八一”建军节 及征兵退伍等重要节点,深入民兵训练基地、武警中队及驻地部队开展 7 次专题普法与送法活动,累计覆盖 380 人次。骨干参与建长效。吸纳政治过硬、能力突出、群众基础好的军营骨干参与普法工作,协助开展送法进军营案例讲解、互动答疑等工作,建立“兵教兵、兵学法”的长效机制。线上线下强引导。依托 “两微一端” 新媒体平台,持续推送涉军维权工作动态、典型案例及法律法规解读,有效拓宽工作覆盖面。同时,通过设置宣传展板、发放资料等线下方式,向群众普及涉军维权的重要意义与相关法律知识,推动国防意识和法治观念深入人心。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引导社会公众树立尊崇军人、维护军属合法权益的法治意识,切实提升全社会对涉军维权工作的认知与支持度。
设立军人维权中心和军属维权中心,精准对接军人军属,靶向回应军人军属司法需求,切实保障“军人维权无后顾之忧、军属维权有坚实依靠”。风险排查早处置。构建全链条风险排查预警机制,紧盯重点人员、重要时段、重点事项深入一线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工作,确保涉军涉法风险早发现、早干预、早化解。法治拥军解兵忧。探索“调解优先+情感疏导”模式,深挖纠纷根源,联合部队政工部门共同参与调解,妥善处理涉军婚姻家事纠纷,避免一判了之激化矛盾,影响军人正常服役;协调属地法院到部队驻地或军人原籍地开庭,跨域审判涉宅基地、房屋拆迁补偿纠纷,减少军人维权成本;协同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调取政策文件,明确军人优抚金、退役安置费等纠纷案件的裁判标准,确保军人依法享受相关待遇。军属维权强保障。在军属聚居区域设立调解工作站,选聘退役女法官、军嫂担任特邀调解员,通过“预约调解+上门调解”消弭家事争端。联合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设立“优抚政策兑现专窗”,法院出具《协助执行函》,督促相关部门对军属医疗、教育优待申请进行加快办理。与军人原籍、部队驻地法院签订《军属维权协作备忘录》,开展“委托送达+异地取证+线上开庭”全流程协作,军属异地维权案件平均办案周期缩短30%。
征程万里风更劲,重任千钧再扬帆。内乡县人民法院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强军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总结经验,创新举措,锚定目标任务不动摇,凝聚军地合力不松劲,持续在资源共享上做文章、在协同联动上下功夫、在精准服务上求突破,进一步提升涉军维权工作水平,使“军法同行”成为涉军维权工作的鲜明底色,让公平正义成为军人军属的坚实后盾,为推动涉军维权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司法力量!
责任编辑: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