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中国记忆 >红色记忆>正文

开国上将韦国清:从农民自卫军战士到全国政协副主席

2020-11-02 11:44 来源:《祖国》杂志

    在共和国开国上将中,有两位来自于少数民族,一位是蒙古族的乌兰夫上将,另一位就是来自广西壮族的韦国清上将。

开国上将韦国清:从农民自卫军战士到全国政协副主席

开国上将韦国清(1913年9月2日—1989年6月14日)

    韦国清上将是中国共产党杰出的政治工作领导者,著名军事家。他少年时投身革命,从农民自卫军的战士一路成长为新四军的将军,历经百色起义、万里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援越抗法等大型战事,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新中国成立后,韦国清上将主政广西,他团结带领广西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努力推进经济、科学、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长征时期送毛主席过桥

    韦国清,1913年9月出生于广西东兰县,父亲是广西东兰县区农会副会长。他12岁跟随父亲在区农会做事。1926年7月,他的父亲被民团杀害,首级悬挂在路旁的大树上。第二年,他的祖父又被反动派杀害。年少的韦国清葬了父亲又葬祖父,含着眼泪,跟着邻村人一起投奔了韦拔群领导的农民自卫军。16岁时,他在韦拔群率领下参加邓小平、张云逸领导的百色起义,成为红七军战士。1931年2月,韦国清转入中国共产党。

    红军长征开始时,成立了军委干部团,陈赓任团长,下设特科营,专门负责中央机关的保卫工作,营长就是年仅21岁的韦国清。红军长征突破乌江天险时,身为营长的韦国清负责架设浮桥,带人在激流中搏斗36个小时,终于把浮桥架到乌江对岸。为中央红军摆脱敌军围追堵截立下了奇功。毛主席过桥时,他亲自迎接和护送,足见其出色的能力。在整个长征时期,特科营几乎都是跟随中央机关行动,为保卫中央机关立下了汗马功劳。

    1971年,毛主席在召见韦国清时,还提起了当年韦国清因为保护中央而受伤的事:“我没有负过伤,朱老总也没有负过伤,韦国清你负伤了。”

率部作战,夺取淮北战役的胜利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韦国清受命于危难之际,出任新4军第3师第9旅政委,与旅长张爱萍率部挺进皖东北。2月18日,首战油县青阳镇,歼灭伪军一个团。接着与兄弟部队在洪泽湖地区粉碎日伪军的"扫荡",巩固扩大了皖东北抗日根据地。

开国上将韦国清:从农民自卫军战士到全国政协副主席

1941年11月,陈毅、张云逸、彭雪枫、韦国清、张爱萍等在淮北合影。右六为韦国清。

    1942年11月,日军重兵扫荡淮北根据地。我军一部内线作战,一部挺进敌占区牵制敌军。12月7日,韦国清率部强袭青阳镇,歼敌一部,后主动转移到朱家岗。9日夜,敌1500余人3路合击朱家岗,韦国清率部增援,歼敌200余人。在我军威慑打击下,敌军撤离,反扫荡胜利结束。

    1944年春,四师开始局部反攻。7月5日,韦国清率部攻击张楼据点,击毙日、伪军290余人,俘伪军530余人,使淮北根据地连成一片。四师师长彭雪枫牺牲后,韦国清任副师长并赴前线指挥作战,率部挫败敌人进攻,恢复了豫皖苏根据地。1945年4月,四师发动春季攻势,攻克泗阳县城及据点20余处。6月,韦国清等组织睢宁战役,攻克睢宁县城及据点17处。此后,韦国清协助张爱萍、邓子恢率部进行21次较大战斗,毙俘日、伪军近万人,并策应共产党员杜新民率伪军4000余人反正,夺取了淮北抗战的最后胜利。

成功阻击,歼灭黄维兵团

    1948年1月,为吸引山东部分敌军南下和策应中原我军作战的任务,善于担负牵制、阻击任务的韦国清,调任由华东野战军第2、第11、第12纵队组成的苏北兵团司令员。第2纵队一南下,蒋介石立即从山东、中原战场抽调两个师驰援苏北。3月起,韦国清在战术上对敌发起主动进攻。在短短5个月中,他率部连续发起了阜宁林镇、盐(城)南、陇海路东段、众兴(泗阳)、涟水等战役、战斗,共歼敌两万余人,有力地策应了我军在山东、中原战场的作战,进一步改善了华中地区的战争形势,有力地牵制和削弱了蒋介石在华东、中原战场上的兵力。在《毛泽东选集》中还有这样一段话:“苏北兵团在三月间胜利地进行了益林战役”。

    1948年11月,淮海战场已经开始了大决战,我军在碾庄全歼黄百韬兵团,完成了对黄维兵团的包围。蒋介石命令杜聿明带领三个兵团回撤,企图与黄维兵团会合,退守江南,结果被我军包围在徐州。12月,淮海前线指挥部命令苏北兵团司令员韦国清率军在南线阻击敌人。南线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只有严密筑牢这条防线,才能全歼杜聿明黄维兵团。

开国上将韦国清:从农民自卫军战士到全国政协副主席

1949年第十兵团领导人在福州鼓山西麓合影。左起:刘培善、韦国清、叶飞、陈铁君。

    韦国清深感自己责任重大,在经过反复思考、周密研究之后,他要求部队加强兵力部署,突出重点,扩大纵深,特别注意加强反坦克准备;火力集中在主要方向,打其要害;抓住战机,及时出击。在部署完毕之后,他亲自去阵地视察,并下达了“严禁后退一步”的命令。在第一道防线准备好之后,他又指挥构筑第二道防线,刚刚部署完毕,杜聿明就下令开始进攻。国民党军集中了大量的大炮、坦克一起上阵,对我阵地轮番轰炸,滚滚硝烟弥漫了整个战场。战斗十分惨烈,我前沿阵地几度易手,敌人夺取又被我军夺回,敌人急红了眼拼命地猛攻,但最终未能前进半步,以损失惨重而告终。南线阻击的成功,有力保证了歼灭杜聿明黄维兵团的胜利。

援越抗法,获毛主席彭老总称赞

    1950年元旦,刚刚建国不久,越南主席胡志明来到北京,想请中国派一支军事顾问团,去帮助越南进行抗法斗争。对这样的要求,毛主席向来是很支持的,那么派谁去合适呢?朱德、周恩来、聂荣臻同时指向了一个人——韦国清。毛主席听后,点了点头,说:“他去,我放心。”

    首先,韦国清是广西人,离越南很近,无论是水土还是生活习惯,都能很快适应;其次,韦国清既有出色的军事能力,也有优秀的政治能力。要知道,出国援助可不像在国内,要注意的东西非常多,一旦处理不好关系,很可能会造成国际影响,因此,必须要派一位懂得斡旋之道的人才行。韦国清就是最佳人选。

    到了越南后,胡志明想让韦国清来指挥越南军队,但韦国清委婉地拒绝了,只答应做顾问,负责出主意。当然,胡志明对他的主意,也都是言听计从。韦国清那时又瘦又累,体重只有40多公斤,但工作起来却精明果断、精神抖擞。1954年,他以顽强的革命意志,鼎力运筹,高瞻远瞩,指挥若定,参与组织指挥了边界、中游、西北、上景、奠边府等战役,取得一系列的胜利。特别在越南抗法战争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奠边府战役中,他正确指导谋划,提出关键有力的建议,为抗法援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开国上将韦国清:从农民自卫军战士到全国政协副主席

韦国清(右)与胡志明

    1954年,法国军队在美国人的支持下,迅速占领了越南北部重镇奠边府。胡志明立刻召集众将开会,和韦国清将军一起研究对策。在韦国清的指导下,越南军队开始了对法军的反攻,只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越南军队就重新占领了奠边府,并将法国军队全部俘虏。胡志明亲笔给韦国清写了一首诗:“百里寻君未遇君,马蹄踏碎岭头云。归来偶过山梅树,每朵黄花一点春。”

    韦国清在协助指挥越军作战中,正是充分运用了毛泽东的军事思想,为越南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在越南期间,坚决贯彻执行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的指示,竭尽全力协助越南人民军工作,忠实地履行了党和人民赋予的国际主义义务,赢得了越南人民和军队的爱戴和赞誉,成为国际主义战士的杰出代表。

    韦国清回国后,毛主席特地接见了他,高兴地对彭老总说:“我说过山沟里出马列主义,现在我要说,住在山沟里的少数民族出人才。彭总,你看对不对?”彭老总连声称“是”。

主政广西20年,尽忠职守

    1955年,韦国清被任命为广西省长、中共广西省委副书记。他在广西主政20年,为广西的发展殚精竭虑,费尽了心血。在任期间,广西修建了枝柳铁路,是京沪、京广之外第三条贯穿南北的铁路干线;修建了西津水电站;建立了广西电影制片厂,联合拍摄了著名的《刘三姐》;还有柳州钢铁厂、桂林橡胶轮胎厂等等。这些,至今仍是广西的经济支柱。

开国上将韦国清:从农民自卫军战士到全国政协副主席

韦国清在办公室查阅文件

    身为广西的党政军一把手,韦国清将军每一年都要下乡,白天和群众一起劳动,插秧、犁田,晚上在老百姓家打地铺。他总是说:“广西解放这么多年,老百姓还住着茅草屋,人畜同居,饮水靠天下雨,吃饭靠救济,我的工作没做好,愧对了父老乡亲。”

    作为党的高级干部,韦国清不抽烟,不喝酒,生活俭朴。他从军队转到地方工作时,主动只领地方工资。省长比上将工资少得多。他说:“少拿点工资是应该的。”但是,他对那些连报纸都舍不得用自己的钱订阅的人却说:“共产党把什么都给我们了,留这些钱干什么,又不买田买地!”

开国上将韦国清:从农民自卫军战士到全国政协副主席

韦国清陪同毛主席视察

    韦国清将军虽然在广西主政20年,后来又进了中央政治局,但他三个亲弟弟却一直在农村,和村里人一样种田赚工分。

开国上将韦国清:从农民自卫军战士到全国政协副主席

20世纪60年代,韦国清陪同朱德在广西。

    1976年,韦国清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广东省革命委员会主任。1977年起任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军委常委、副秘书长。是第一至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央委员(1966年递补),第九至第十二届中央委员,第十至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第四至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四、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1989年6月14日,韦国清同志在北京病逝,终年76岁。

    党和人民给他的评价是:“胸怀坦荡,无私无畏,光明磊落,品德高尚。”

上一篇 下一篇

分享到: